提案協會 : 社團法人台灣豐禾子協會
參與學員 : 蔡靖怡、吳季芳、林敏瑜、陳秀鳳、莊棋本、黃郁婷


豐禾田是一塊充滿生命力的好土地,我們一直希望能在這裡實現「保護生態、種好米」的夢想。但因為地勢比較高,灌溉水源一直是農民的痛點。為了改善這個問題,我們團隊規劃設置一座「自然法水車」,不靠電力就能把水引上來,既環保又有效率。除了灌溉,我們也希望這座水車能成為社區的亮點,結合食農教育、推廣多元米食,讓更多人看見這片田地的價值。

不過,計畫一開始並不順利。我們原本找好了一個最理想的地點,環境、水流條件都很適合,沒想到附近的住戶對水車聲音感到疑慮,怕會影響生活。雖然我們提供了相關數據和其他地方的案例,說明水車聲音其實很小,但居民還是有擔心。為了尊重大家的想法,我們決定重新找位置,這不但讓工程延後,也增加了成本和技術難度。

這段過程真的讓我們體會到:解決技術問題不難,最難的是怎麼跟社區溝通、取得大家的支持。最後我們找到一個折衷的地點,既能發揮水車的功能,也讓居民住得安心。整個團隊從這次經驗中學會了更多——如何傾聽意見、調整計畫,也學會了耐心與彈性。

現在的水車已經開始運作,不但解決了灌溉的問題,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社區裡的長輩、孩子都會來看,對這個「會自己轉的水車」充滿好奇。我們很開心,這個計畫不只是為了灌溉,更是讓人們重新連結土地、理解永續的開始。未來我們也會繼續推動更多這樣的行動,讓這片豐禾田繼續生生不息。


計畫地址: 302新竹縣竹北市東海一街93號旁農路(豐禾田永續水車)